严嵩的诗句(精选34条)

2023-11-05 09:40:23

严嵩的诗句

1、严嵩的青词也是写得极好的,曾经一度无人能够望其项背。青词并不好写。那是一种赋体的文章,要求能够以极其华丽的文字表达出皇帝对上天神灵的敬意和诚心。嘉靖求仙心切,性子又急,所以青词总是供不应求,常常能把那些阁臣憋死。

2、御史邹应龙弹劾严世蕃的理由,是行贿受贿、违法乱纪。在奏疏的末尾,邹应龙小心翼翼地涉及了一下严嵩,说他"溺爱恶子"。这顶帽子不大不小。古人有言,子不教,父之过。"溺爱"也是违纪。这肯定也是徐阶的策略。世宗从邹应龙的奏疏中感觉到了弹劾严世蕃的决心和勇气,却丝毫没有指桑骂槐、诽谤天子的恶意,于是下令逮捕严世蕃送"诏狱"严加审问,又令严嵩引咎辞职。(严嵩的诗句)。

3、《笑问客从何处来,翻书两腋若飞雪》,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这一句表达了知识渊博的人持续不断的探索,像雪一样随时在飞扬。

4、   嘉靖四十四年三月二十四日,严世藩被问斩,时年五十三。次年四月,严嵩死于墓舍,生前靠捡食供品果腹,死前一个月写下“平生报国惟忠赤,身后从人说人非。”至死,他都坚信自己是个浩然正气的忠臣和君子。

5、汉苑空传承露盘,不闻临幸又春残。南宋·任希夷《郊坛斋宫七首 其七》

6、   严嵩最终倒台,除了清流派及海瑞外部力量的推动外,更重要的是严d内部的作死。这里不能不提严嵩之子坑爹将严世藩。严世藩奸猾机辩,通晓实务国典,青词写得比他爹还绮丽多姿,虽然有才,却荒淫无度,形容猥琐,声色犬马,其作死之事,无法言说,罄竹难书。他用各种手段大肆搜刮,家财富可敌国,即便严嵩见了也目瞪口呆,数量之巨,超乎想象。就连太子,也要送银两于严世藩,严世蕃曾大言不惭道:朝廷无我富!此时,严嵩已隐约感到大祸临头。

7、“介溪”是严嵩的字,诗一开头便笔锋直指。严嵩为什么“可恨”?作者以“作事忒心欺”作概括性的回答。“忒心欺”是俗语,即“太欺心”,太没有良心。蟹的样子凶恶可憎,脚爪特别多,其螯钳人甚痛,而且它是横行的,用来比喻恶人,很恰切。

8、   其时,严嵩早在入阁之前,在士林中已声望极佳,翻开他的集子,与他唱和的均是位及人臣的大咖,象李东阳、杨慎、王守仁等人……他们众口一词赞颂严嵩的人品和诗文,在他们笔下和口中,严嵩俨然是一个淡泊名利的林下高士。那么,是什么使得一个风雅高士变成了祸国权奸呢?

9、具体在哪里,的确不好找。不妨先看三衢山,再寻三衢路。

10、特别是把“第一”的“第”字改写成草字头的“苐”,使笔划减少,视觉上的分量减轻,让繁体的“关”字笔划凝重、更显得粗壮有力,堪称神来之笔。原来,“天”和“第”并非错别字或通假字,而是萧显老先生有意而为之的精彩之作。

11、“天”字两横未按通常的上缩下长,更显得浑厚有力,“第”字居中,左右顾盼,成为五个字的中坚,“关”字紧里舒外,笔画虽多,紧而不蹙,令人拍手叫绝。

12、这与黄巢之“待到秋来九月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真是相似至极,口气可谓大矣。

13、“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宋代诗人曾几的《三衢道中》,脍炙人口,尤其衢州人更是情有独钟。有朋友跟我说,他都去过三衢山好多次了,怎么也领略不到曾几的这份诗情画意啊,“三衢道中”的景点到底在哪里?

14、因此三衢山的第一大景观应该是其全貌。少时砍柴立于前后山巅,鸟瞰三衢山,常常痴迷于三衢山云蒸霞蔚,钟灵毓秀,神气活现。然只缘身在此山中,观其全景实在不易。

15、青词,又称绿章,是道士斋醮时上奏天神的表章,用朱砂写在青藤纸上。旧时神多,凡间要告诉天神的事也多,于是文人客串,青词绿章竟渐成一种文体,道士也渐失“专利”了。

16、袁宏道原本是山东济南人,不仅精通儒家经典,还对佛、道二教、医学和占卜术等有相当研究。他到了南京后,受到了董次雄的推荐,拜江苏按察司副使严嵩为师,考取了进士。

17、严嵩的各种举措经常触动嘉靖帝敏感的神经,嘉靖对严嵩父子日久生厌,严嵩父子却变得越来越高调。最终嘉靖帝决定铲除严嵩父子,嘉靖四十四年(1565)严世蕃被判斩首,严嵩被没收家产,被迫削官回乡却已是无家可归。一年后,严嵩在贫病交加中去世,既无棺木下葬,更没有前去吊唁的人,颇为悲惨。

18、英雄就是英雄,奸恶就是奸恶,不会因为外在评价而改变。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历史上三个大奸大恶之人的三首旷世名作,虽然他们人品不咋地,但文采却是非凡不已,也给他们不体面的人生挽回一下面子吧。

19、   这要从严嵩从正德三年归隐到正德十一年复出说起。当时,政坛宦官专权,风起云涌,诡谲多变。嘉靖七年,严嵩由国子监祭酒被提拔为礼部右侍郎,后经内阁首辅夏言举荐,成为嘉靖帝身边的红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严嵩都属于正直文臣,敢于直言犯谏。然官场即炼狱,不管你曾经清流与否,最终官阶越大,手段便越阴损。严嵩得势之后,反而将夏言迫害入狱,最终斩首,更以一己私利排除异己,一意媚上,八十多岁高龄还在为苦炼仙丹的嘉靖试药,这奸臣当的也够忠诚的。“大伪既真,大忠既奸”此话不无道理。

20、名留青史的赵抃,其声望是在他死后逐渐走红,以致如日中天。而赵抃身后大约二三十年间,有位春风得意的朝廷命官,不管他是赴任江西提刑,还是转任浙西提刑,或者别的缘由,总之他在一个梅子黄时的日子来到了衢州,路过三衢山。此人正是曾几。其不能不对赵抃心怀敬仰。不难想象,他没有理由不去拜觐清献书岩。“三衢”确实也泛指衢州,但是作为一首诗的题目冠以“三衢道中”,一般应该是指实地的。其次,笔者梳理衢州所有历史名胜古迹,以及相对有名的风景地,与“小溪泛尽却山行”契合的唯有去清献书岩的景况一致。因此从诗人出行的动机,与路线图上判断,基本可以确认《三衢道中》,写的就是曾几探访清献书岩的片段。诗中隐约可见诗人那种凭吊故地,风景依旧,前辈已去,后继有人(曾几的工作性质与赵抃相当)感慨。“梅子黄时日日晴”——天朗气清。“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不失是告慰先灵的一种欣慰。至于曾几是否深受赵抃影响,而崭露“铁面”头角,挺身与奸相秦桧拼死相斗,不得而知,或许吧。

21、此后,袁宏道回到了江苏,代表着嘉靖皇帝进行南巡,并担任过御史、兵部尚书等职位。他心怀天下,力求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让自己的学问更加丰富。

22、彰瘅,即彰善瘅恶,也就是表彰善的,憎恨恶的;所谓“明彰瘅之义”,意思就是严嵩乃奸人,其诗文虽工,也值不得宝爱存留,留个书目足矣,如此处理便是表明了瘅严嵩之恶之意。

23、三衢山位于常山境内的宋畈,于连绵起伏的群山之间,突兀而起三座石灰岩山峰。山上怪石嶙峋,象形似动,惟妙惟肖。三座石山,独立相望,神气呼应。如果说江郎山的三爿石,形似行草的一个“山”字,那么三衢山就宛如一个天大的楷书“山”字。三座山峰独立周围万山,又耸立于田畴,仿佛便是平畴粮田里生长起的三支硕大竹笋。“笋”的根部阡陌纵横,其山不挡道,故谓“三衢”山。  

24、后来,三衢山的四面山脚,东一块西一点的燃起了一堆一堆石灰窑采石场。朗朗书声演变成了叮当作响的千锤万击,时不时的炸雷样的放炮,石块漫天飞舞,灰尘遮天蔽日。三支“笋”被剥了外衣,露出白花花的“肉”。原本风情万般的“山”字,衣衫褴褛,吐着浓浓的烟尘。乡亲一面禁不住石灰水泥、碳酸氢钙带来丰厚利益的诱惑,一面时时深深陷于“风水破了,文脉断了”的悲叹。

25、严嵩的《钤山堂集》就其文化价值来说,收入《四库全书》是够格的,但《四库全书》却未收。据编纂者说,不收的理由是:“吟咏虽工,仅存其目,以明彰瘅之义。”

26、然而严嵩却有求必应,得心应手。这并不奇怪。严嵩原本就是颇负盛名的诗人,文学修养很高,自然长袖善舞。严嵩又尽心,使出浑身解数,殚精竭虑,揣摩铺张。结果一来二去,竟然只有严嵩一个人写的青词能让嘉靖满意(醮祀青词,非嵩无当帝意者)。

27、出自:明朝王世贞的《袁江流钤山冈当庐江小吏行》(《乐府变》),这是王世贞写来评价明朝权臣严嵩的。

28、三衢山曾经相当长时期里,算得上是个难得的青山绿水,风景独好。山道弯弯,清泉沁心;鸟语花香,鸡鸣狗吠,天上人间。即使我小时候,山上山下仍然可见古木参天,泉水淙淙。想见更早时期的宋元明清,该是怎样的风光无限了。一直有“宋畈十景”之说。

29、其实这五个大字是山海关本地人萧显所书,萧显是当时本地小有名气的书法家,他是明天顺三年(1459年)举人,成化八年(1472年)进士,官至兵部给事福建按察司检事,论他的书法,可谓是真草隶篆无所不精,于是镇守山海关的兵部主事就请他来写。

30、译文:可笑严介溪,金银如山积,刀锯信手施。尝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

31、《人而不学,其可乎知》,出自战国时期荀子的《劝学》。这一诗句告诫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在未来事业或生活方面得到成功。

32、当时这首《京师人为严嵩语》讽刺他道:“可笑严介溪,金银如山积,刀锯信手施(说他随意杀人)。尝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就是老百姓表示对现实中那些横行霸道的人和事的愤慨。

33、不过话说回来,严嵩倒是个文艺汉子,他的书法造诣极深,尤其擅长写青词。另外,他的诗书水平也不差,被誉为“清丽婉弱,不乏风人之致”。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两难全的诗句(精选36条)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