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唯美语录
1、这一种牧歌趣味,在缪哲看来,或许可以为我们红尘中人,“清一清口”。
2、这是议会里吵架的,调门儿很高,吵得我脑子疼。
3、我“少也贱”,没培养出这种精英意识。
4、钱江晚报:您引用本-琼生的话说:世风腐败之处,语言也随之。
5、这也是译著能成为经典的重要原因吧。
6、当然细说起来,也还有分别。
7、有“响”,必有“声”。
8、“教养”对我而言,不过职业技能而已。
9、但从社会学角度说,所谓文人,是把教养当资本,来自我区隔于无相同教养的人。
10、学校里,又不计工分。
11、这样现代汉语的精细度,就有不足,比如词汇的“光谱”不够长,句式不够丰富。
12、竟还有人做,这就是孟子说的“仁人之心”啊。
13、研究呢,我脑子不够,做不到一流,这样做着做着,就很有无谓感。
14、贡献如此,所得如彼,再去批评,就太不讲恕道了。
15、但语言总是经验的再现,古代的语言,未必匹配今天的经验。
16、他写这书,只是图安静而已。
17、有“形”,必有“影”。
18、”岁末,原定的一场相关缪哲的新书的钱报读书会因为疫情影响推迟了,作为翻译家的缪哲教授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以下是钱江晚报记者与缪哲的对话——(钓鱼终归要去野外,终归要安静)钱江晚报:《钓客清话》是垂钓者的“圣经”,三百年经久不衰,你说,“我有感于自己的生活,每以此书做我精神的备忘”,可见你本人和这部译著之间是一种惺惺相惜的关系,您也爱“风行的野调”是么。
19、【圣经唯美语录】《自然史》在日本,也一时纸贵。
20、梁实秋译莎翁,遇到“a pissing while”,灵机一发,落笔为“撒泡尿的工夫”。
21、”缪哲说出了《钓客清话》作为一种生活态度。
22、李广田是周作人的弟子,他的介绍,大概是“师承”。
23、《诗经》时代,确实就有了,比如“其钓维何。
24、一来它充满小的乐趣,摆弄文字的乐趣,——这是每时每刻的。
25、这以前,他谈龙说虎的,不甚译书。
26、用沃尔顿的话讲,到处是“风行的野调”。
27、特别是英国的一些古老歌谣,比如十四行诗,你把它们翻译成了具有中国古诗风味的十四行诗,比如,“天鹅戏清波/舟船纷攘攘/煌煌泰晤士/位居百川长”等等,这真是一种故意为之的“中西合璧”吧,您在翻译过程中,是否很是为这样有灵感的清诗丽句的译笔而得意呢。
28、但有一点,应该是共同的:想和他人分享。
29、四个作者,都有风格。
30、布朗沉闷,但辉煌,沃尔顿恬静,怀特轻声细语,柏克唾液横飞。
31、缪哲:翻译和做研究,是不同的事,但都很苦。
32、于是铺纸吮毫,雕章琢句,兀兀数月、数年的时间,尽力于不同文、不同种、不同教、不同风、乃至作古数百年、不能请你登哈佛之学堂,游巴黎之官厅的异乡人,只为同文同种的同胞,与你有同样的喜悦,同样的收获。
33、钓鱼终归要去野外,终归要安静,终归要与人类的“他者”——鱼——遭遇。
34、一边喊着“老子不干了”,一边自甘“堕落”,“苦得像牲口”,翻译的乐趣是什么。
35、语言的污烂,是精神生病的标志。
36、我译这书,是90年代初,刚好也是巨变的当口。
37、(别太自恋,让自己淹没了人家)钱江晚报:《塞耳彭自然史》,周作人说此书“说的是草木虫鱼,这在我觉得是很有兴味的事”,但他想译全本而未译成。
38、除分享外,激起我冲动的,还有文风。
39、这是英国进入现代的开始。
40、周是熟知日本的,对此当然不陌生。
41、我不做翻译,有很多年了,但每读到好的文风,就和老兵听见号角一样,禁不住股动。
42、您是否是一个有语言洁癖的人。
43、现在翻译业是否有一些不好的风气是您想批一批的。
44、二来你翻译的书,总是经典,总是一流头脑写的。
45、另有民国时作家李广田也写文介绍过此书,这本书最早传到中国来是什么时候。
46、谈语境,人类不同的经验,是“秘响旁通”的,多无要懈了的关联之痕迹,言欣赏,则感受是飘忽的,不易现形于语言,这么说来,无论做艺术史研究还是做翻译,都是一条有点逼仄的路,不那么好走的,但这两个门类浸淫数十年下来,您至今仍然能乐在其中吗。
47、缪哲:我不是文人。
48、所谓文人,并不指职业,而指一种生活状态。
49、视觉的东西,是不能思考的,得“文字化”以后,才想得下去。
50、《钓客清话》初译于1994年,新一版《钓客清话》的腰封上,有这样一句话:风行三百余年,再版次数最多的英文图书之一,对疲于现代生活之混乱、繁杂的人,这样的书,是避难所。
51、相比而言,我是更喜欢翻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