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雪》白居易60句汇总
《琪琪句子迷》汇总古诗《雪》白居易共60句精选好句子,如果您对这些古诗《雪》白居易比较喜欢的还,可以分享到朋友圈给更多句子迷!这60精选好句内容分别是:
古诗《雪》白居易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译文:实在惊讶今夜的寒冷,被子枕头竟然冰凉,又见窗外一片通明。夜深了,知道这是外边下了大雪,雪越下越大,不时听到厚厚积雪压断树枝的声音。
3、花非花:其实说的是自然界的真实状况,是对作者修行证悟的最好说明。也就是说花的长成,并不是因为人们给他们命名为花而长成。就像你的名字,并不可代表你这个人。而是人为的一种称呼。而这种行为在修道之中,被称为污染了人心。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5、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此诗是一首五言古诗,写作者用山泉煎茶送给爱茶人,表达了作者的思念之情,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翻译以及赏析~!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山泉煎茶有怀翻译: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作者在诗中所怀念的爱茶人,可能是他的妻舅杨慕巢,如作者在诗中提到的"不见杨慕巢,谁人知此味.")
6、七言:《琵琶行》(白居易),《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五言:《木兰辞》,《孔雀东南飞》字数参差但气象无比nb的:《蜀道难》李白、《将进酒》李白还有杜甫的很多诗都挺长的,熟悉的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还有浪漫主义的老大——屈原,《离骚》《湘夫人》《山鬼》《国殇》等……中华两千年没剩下别的,就是诗多。
7、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供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而且雪水中有一种氮化物,它有肥料的作用,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这对农作物绝对是个大餐。“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说的就是今年下大雪,来年大丰收!
8、译文: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9、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10、寄言邦与家,所慎在其初。
11、依次从触觉(冷)、视觉(明)、感觉(知)、听觉(闻)四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曲尽其貌其势、其情其状。这首小诗充分体现了诗人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特色。
12、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诗人俯身一看,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很像是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诗人再抬头一看,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弯弓。诗人把这天上地下的两种美妙景象,压缩在一句诗里——“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从像弓一样的一弯新月,想起当时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给诗歌造成了波澜。
13、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14、去家才百里,为客只三旬。
15、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16、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7、《白氏信息平台》赞助热线及礼品咨询:
18、连宵复竟日,浩浩殊未歇。
19、译文: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20、《古诗《雪》白居易》上天有时令,四序平分别。
21、愿景:让每一个孩子爱上古诗文;
22、下如蛇屈盘,上若绳萦纡。
23、玉泉潭畔松间宿,要且经年无一人。
24、我有鄙介性,好刚不好柔。
25、应该是《白云泉》唐朝·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译文:天平山腰泠泠流淌着白云泉,天上白云自在舒卷,泉水自流悠闲。白云泉啊,你又何必奔流飞泻到山下去,给原本多事的人间再添波澜。注释白云泉:天平山山腰的清泉。
26、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27、遇客多言爱山水,逢僧尽道厌嚣尘。
28、始嫌梧桐树,秋至先改色。
29、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30、在寒冷寂静的深夜中诗人看见窗外积雪有感而发,心中孤寂之情愈发浓烈,写下了这首《夜雪》。
31、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32、日晚独归路,春深多思人。
33、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画卷。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这中间似少了一个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之情。
34、这里是朗读者的聚集地,你来朗读,你来倾听!
35、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36、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37、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微雨夜行》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译文秋天阴云密布,夜里稍稍感觉到了丝丝凉气。只觉得衣裳潮湿,没有雨点也没有风声。注释漠漠:阴云密布的样子。稍稍:稍微,略微。但:只。亦:也。
38、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译文: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39、目前已有13000白氏宗亲关注加入《白氏风采》平台
40、《夜雪》,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冬。诗人当时45岁,任江州司马。
41、来唤醒你那最真挚的情缘
42、“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转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减。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表明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传达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独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43、全诗布局井然,层层推进,从触觉、视觉、听觉三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曲尽其貌其势、其情其状。结尾句以有声衬托无声,使全诗的画面静中有动、隽永清新,真切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诗人彻夜无眠的孤寂也表露无遗。这首小诗充分体现了诗人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特色。全诗诗境平易,浑成熨贴,无一点安排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这正体现白居易诗歌一贯的风格。
44、译文: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盛了半盏屠苏酒的酒杯还没来得及举起庆贺新年,我便就着灯光用小草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4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6、白居易共著有2741首古诗词,每篇都是佳作,以后让我们慢慢的欣赏吧!
47、译文: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48、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9、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50、白居易这首《夜雪》,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是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这首诗新颖别致,首要在立意不俗。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这与雪本身的特点有关。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避开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手法,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全诗诗境平易,浑成熨贴,无一点安排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这正是白居易诗歌固有的风格。
51、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避开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手法,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
5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53、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宋·卢梅坡《雪梅·其二》
54、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55、点上方绿标收听唐诗宋词朗读者
56、唐代白居易《夜雪》原文:
57、像花而不是花,似雾而不是雾。半夜时分到来,天亮以后离去。
58、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9、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唐·李颀《古从军行》
60、《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