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样的【文案100句】
【琪琪句子迷】精选说说廉颇这个人物的特点是什么、廉颇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样的100句文案,广大句子迷们可以一起来欣赏这100句廉颇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样的!
一、说说廉颇这个人物的特点是什么
1、师:现在你们的任务又来了。请同学们赶紧快速地阅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有关蔺相如和廉颇语言描写的相关词句。画出来以后仔细地读一读,想一想,把你们的想法写在课本的空白处。开始吧,只有五分钟时间。
2、这次,宋校长上的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将相和》。《将相和》是一篇经典的课文,人物形象十分鲜明,人物描写生动,尤其是人物语言,是学生学习“通过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好例子。宋校长在本节课中就是以此为教学重点展开教学。同时还考虑到单元主题,在教学中引入原著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体验经典名著的魅力和阅读的快乐。下面是宋鹏校长的课堂实录:
3、认识下列事物(图)。
4、《将相和》课文篇幅比较长,适合对学生“快速阅读”这一能力点进行训练。课文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再到“和”的经过。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关系错综复杂。教学这一课,重点要解决三个难题: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故事之间的联系、把握人物形象。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快速读文,采取“自主阅读——小组交流——教师点拨”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体会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捕捉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5、*秦王以强欺弱,先后两次对赵王提出无理要求。面对这两次无理要求,蔺相如运用他的勇敢机智,使秦王没有占到便宜,为赵王挽回了面子。所以,赵王先后两次给蔺相如封赏,直到职位比廉颇高。廉颇首先不服气,后来听到了蔺相如的话,明白了要以国家利益为重,于是到蔺相如家负荆请罪。最终,将与相两人和好,齐心协力保卫赵国。
6、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不会怕廉颇将军。
7、(3)全班汇报。(赵王得到了无价之宝和氏璧是起因;秦王得知后想骗取和氏璧,蔺相如巧妙周旋是经过;蔺相如认清秦王面目,秘密将和氏璧送回赵国是结果。)
8、师:再回顾三个小故事,读标题,思考交流:三个故事中,蔺相如着墨多,而写到廉颇的文字却寥寥几笔。廉颇是否不重要?
9、秦王双手捧住和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
10、①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
11、师:这就是咱们现代文的优势,是吧?更加通俗易懂,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在原著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出示句子):
12、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机智勇敢不畏强暴识大体顾大局知错就改,热爱国家,顾全大局
13、小组交流:阅读课后第3题(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互相说说你读到的课文内容。
14、师:正像同学们所说,我们要一眼看到更多的内容。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阅读小伙伴说的话吧。
15、师:提醒一下同学们,注意阅读的速度!刚才老师的指令是快速阅读,要学会一目十行。(老师巡堂指导)划好的可以交流讨论,可以开声读一读,甚至可以想象这就是我自己说的话。
16、廉颇,封信平君,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他曾在对齐国、魏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他的职业是将领,葬处是寿春,祖籍是晋阳。
17、(2)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18、(8)平时多读书,扩大阅读量。
19、小结:同学们能根据人物的事例很快的判断出具体的人物,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关注如何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20、(1)老师示范:对“完璧归赵”故事内容提问。
二、廉颇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样的
1、讨论:从第一二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秦王并不敢欺人太甚,这是什么原因呢,你找到了吗?简要地概括出来。
2、廉颇这个人物的特点是知错能改,性格直爽,是个豪爽的英雄。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晋阳,赵王封他为上卿。廉颇因为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长平之战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国军队。长平之战后,又击退了燕国的入侵,斩杀燕国的栗腹,并令对方割五城求和。公元前251年,他战胜燕军,任以为相国,封为信平君。至赵悼襄王时,由于不得志,他先后投奔魏国大梁和楚国,奔魏居大梁,后老死于楚,葬于寿春。
3、(板书: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4、方法:抓关键词。如何找关键词?先提问。
5、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将相和》。
6、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出示课件5)
7、生:因为他(秦王)正在侮辱赵王。
8、师:那这句话又是发生在刚才的三个小故事中的哪一个?
9、生:为了国家的利益(板书)。
10、师: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揣摩人物内心,是吧?掌声送给他。如果说刚才你们体会到的是蔺相如的勇敢,那么现在你听他这么一分析,你们又体会到蔺相如的什么特点?
11、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回顾所学故事。让学生练习讲故事,一是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二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2、师:好,咱们把这几个关键词记下来。(学生写)
13、*因为在赵王与大臣左右为难的时候,蔺相如勇敢机智,运用他的智慧保护好和氏璧,做到了“完璧归赵”,所以,蔺相如被赵王封为上大夫。
14、蔺相如原为宦者令舍人。赵惠文王时,秦昭王写信给赵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和氏璧”来到秦国,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璧归赵。
15、师:看来,我们都知道团结的重要性了。古人更知道这个,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文章。
16、生1:我用了3分多钟的时间,在秦王和赵王会面时,有些字我不认识,但根据上下文,我能猜测出来。
17、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为上大夫。
18、唐德宗时,名列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赠临城伯,位列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19、①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为上大夫。
20、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
三、廉颇为人特点
1、廉颇:英勇善战,曾多次为国家获取功勋.勇于改过蔺相如:曾多次为国家在别的君王面前抬起头来.宽宏大度,顾大局识大体,有政治远见.
2、《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运用渲染铺垫和陪衬映托文字“使人乍喜乍愕、乍惧乍泣,不能自止”(《史记会注考证》引《拙堂文话》)),不由得读者不对蔺相如产生喜爱和敬佩之情。
3、赵王胆怯,不敢去。但蔺相如和大将军廉颇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
4、*因为在渑池会面的时候,秦王要求赵王鼓瑟以欺侮赵王,而蔺相如用“拼命”的办法逼迫秦王击缶,使秦王没占到便宜,为赵王争回了面子,所以蔺相如被赵王封为上卿。
5、为什么不是到这一自然段为止:“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6、而人物摄影是以表现有被摄者参与的事件与活动为主,它以表现具体的情节为主要任务,而不在于以鲜明的形象去表现被摄者的相貌和神态
7、《将相和》是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速读,语文要素是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和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分析语文要素不难发现,第一条语文要素是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属于阅读策略的范畴;第二条语文要素是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属于写作方法的范畴。
8、师:同学们,请看图,你能说出这些历史故事的名称吗?
9、统: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
10、以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搭石》为例,这篇课文文质兼美,洋溢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课文通过摆搭石、走搭石、背老人过搭石等画面的描述,赞美家乡人乐于奉献、和睦谦让的品质。在课文《搭石》的下面有这样一句话: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课后习题第一题也出示:你读这篇文章用了几分钟?因此我这节课设计的重点就是教给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11、(3)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快速读文,并记录一下所用的时间。
12、师:那你为啥跟我这么说,你吓唬我呀!
13、多媒体课件出示司马迁及《史记》的相关资料,学生自主阅读并交流。
14、贯串两种矛盾的中心人物是谁?
15、从中,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位大将?(骁勇善战、勇气可嘉……)
16、老师板书:谁,起因,经过,结果。
17、②全班小结。(秦王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作好了准备,就不敢拿赵王怎么样,说明廉颇英勇善战,就连秦王也畏惧他几分。)
18、介绍故事背景,学习字词
19、生:蔺相如掐自己的脖子,把血溅到秦王身上。
20、①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四、廉颇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1、②学生在小组内表演第7自然段的内容。
2、引导学生掌握理清记事文章脉络的基本方法。
3、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4、(设计意图:用先把握内容,再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把握人物的性格。)
5、师:嗯,不容易看得懂。那咱们的现代白话文有什么特点?容易看得懂吧?
6、读好廉颇的语气,看出怎么样的廉颇?
7、四下的《将相和》在第七单元,重点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五上的《将相和》在第二单元阅读策略单元,重点学习如何快速而有效地阅读。不同的年级,不同单元目标,教学设计随之调整,难度随之提升。
8、南宋大词人辛弃疾说“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以抒有志而不被赏识的感慨。唐德宗时将廉颇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廉颇为临城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扩展资料人物轶事:
9、结合课文内容,介绍廉颇、蔺相如的特点。(练习册第五题)
10、无价之宝:无法估价的宝物。指极珍贵的东西。
11、师:掌握得非常好,今天咱们就来通过人物的语言去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因为语言不仅能够传情达意,它还能够塑造人物。
12、后为赵括所取代,致使长平之战惨败。九年后,击退燕国入侵,斩杀燕军主帅栗腹,进军包围燕都三月,令对方割五城求和,拜为相国,封为信平君。赵悼襄王即位后,郁郁不得志,先后出奔魏国大梁,老死于楚地,入葬于寿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八公山乡郝圩村)。
13、之后楚国暗中派人劝说廉颇,廉颇遂前往楚国为将,但并无功绩。廉颇不得志,慨叹:“我思用赵人。”卒之死于楚国寿春(今安徽寿县)。
14、出示司马迁《廉蔺列传》中对廉颇的评价。
15、行动: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16、第一自然段单独为一段,为什么?
17、今天学习《将相和》,这篇课文在三年级、四年级已经学过,只是把文章分开了。
18、主人公是谁?完璧归赵的经过?完璧归赵的结果?为什么要完璧归赵?
19、廉颇一听心急了,就将案板上的包子统统扔进开水锅里,不到一会儿,锅里的包子全部漂起来了。王小儿一听是廉颇大将军就毛了,赶紧把煮熟的水包端上,廉颇吃完后连声叫好:“真是一咬一口油,真香。”
20、“将相和”是由三个小故事构成,分别是: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
五、廉颇的特点是什么?
1、生:还可以——(生评价)
2、师:大声地读一下题目(指课题)
3、复习检查。(出示课件13)
4、赵国为抗击秦军,派大将廉颇屯兵长平,在今高平市米山村西北的摩天岭驻重兵。一日廉颇到摩天岭察看阵地。发现山腰有大量黄沙,为迷惑秦军,便令士卒用牛皮和苇席,在山中修起一座座“粮仓”。又暗令士卒于夜间拉运黄沙,装入仓中。
5、沪: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6、秦国的国君军历来不守信用,我怕有付赵王所托,我已经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了。如果您有诚意,先把十五座城给赵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我们怎么敢为了一块璧而得罪强大的秦国呢?
7、在生活中要积极进去,要求上进,不要因为条件的优越而放弃自己的理想,而切还有有探索生活的精神。不要让自己的一生就这么平平淡淡的流逝,另外,如果遇到了困难,要镇定,要做到临危不乱,要利用自己的智慧,想办法解决,而不是自暴自弃,因为就算这样也无济于事。
8、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9、廉颇,是唯一一个在王者荣耀里面和小鲁班有的一拼的短腿英雄,二个英雄的属性相差比较大,鲁班属于远程输出,而廉颇是个肉,也可以做辅助保护队友,廉颇这个英雄我从来没有玩过,不要问我为什么,因为……就算是玩游戏,我也是颜值派的
10、师:你心里面是怎么想的?
11、文章总是要表达一定的思想观点的。这里,“以国家利益为重”就是文章要表达的思想观点。
12、注重文体意识,做到长文短教
13、五年级上册第6课《将相和》;
14、语文课堂上,最美的声音就是书声朗朗。这节课堂,在宋校长的指导下,有个别读、师生合作读、全班读。无论以何种形式,学生都十分用心地读好人物的语言。尤其有个别学生没办法读好蔺相如“理直气壮”对秦王说的话——“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这句话时,老师就耐心地引导学生握紧拳头、注意重音、有力地读出气势。经过几次尝试,学生终于掌握朗读要领,读出了味道。相信这一过程对于这位学生来说是难以忘怀的。
15、设计意图:此环节中所设的一系列问题都是为了帮助学生突破本节课教学的难点——理清三个故事之间的因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领悟文章的主旨。
16、第二板块“读读品品”,老师先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划出三个故事中蔺相如和廉颇的语言,通过阅读、思考、批注并与同桌交流去揣摩人物内心。接着,聚焦“完璧归赵”,通过一步一步地品读引导学生理解蔺相如“理直气壮”的原因,在人物语言中去感受蔺相如“勇敢机智、视死如归”的人物形象。另外,还把原著中描写“渑池之会”蔺相如如何“以颈血溅”对峙秦王的一段话引入课堂,与课文句子进行对比阅读,让蔺相如视死如归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让学生体验经典原著魅力的同时,又进一步通过人物语言去感悟人物形象,轻松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17、(5)有目标,可以带着问题去读,边读边思考。
18、廉颇,知错能改;蔺相如,谦虚礼让。他们文武两将对国家有巨大贡献。廉颇有居功自傲心理,是文将蔺相如的行为感动了他,于是负荆请罪,重归于好。这样,国家越来越好。
19、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
20、生: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