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描写【文案100句】
【琪琪句子迷】精选战争描写、战争描写100句文案,广大句子迷们可以一起来欣赏这100句战争描写!
一、战争描写
1、《左传》中描述的行人在外交活动中,以“不辱使命,维护国体”为原则,讲究辞令的委婉含蓄、机锋内藏、刚柔得体,要求行人在外交活动中随机应变,巧言善辩,既不被人欺侮,也不要随便跟人吵翻,这是《左传》外交辞令的总特色,下面就以《崤之战》为例来具体谈谈。随机应变,含蓄深刻,就对方行为用暗示的方式揭其阴谋,使其不战而退,这是《左传》中外交辞令的特色之一。
2、请看“三国演义”中的以下几个战争描写:
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4、战争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生物法则,它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起调作用的东西
5、不知她的那一边看到的太阳,是不是也是这样的血红呢?
6、从国家的角度看,起码抵抗侵略是正义;
7、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
8、“战争结束了,但他们也回不来了,因为战争从来就不仅仅是带走了死者的生命,也吸走了幸存者的魂灵”
9、此言虽然不敢与明代民族英雄于谦与宋代抗金将领岳飞平分秋色,也在抵御外敌入侵、保家卫国的战争中立下战功、在历史上写下一页,但愿借他们坟头的一根树枝表达自己忠君报国、抵御满洲统治者而恢复明朝的赤胆忠心。
10、战争是狂风,摧残了人们安定的生活;战争是恶魔,吞噬了人们珍贵的生命;战争是悲伤,歼灭了人们的快乐。
11、第二次世界大战,不错,是很激烈。不过,请你想一想,这场激烈战争,的结果又是什么呢?这还不足以给人们给予警告吗?。
12、旌旗猎猎,战鼓雷鸣,虎狼之师;兵锋所指,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背水一战,置死地而后生。
13、在研究战争文学和文学中的战争描写时,最让人们深思的问题也许是,充满暴力与血腥的战争文学以及战争描写何以给人以“审美”愉悦的问题。由于战争文学在个体、他人、群体、民族、国家、人类多维度的临界状态透视个人的体验与命运,具有其他类型文学难以企及的人性内涵、历史内涵与审美内涵,需要从多个层面来阅读和判断。
14、列宁格勒的小女孩丹娘?萨维契夫,一个小学生。她原本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可是战争来了,她成了一个长着忧郁的大眼睛、头发由于营养不良而变得枯黄的战争儿童。她天天写日记,从不间断,慢慢地、执拗地记着法西斯的罪恶。
15、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
16、《三国演义》是智勇结合的颂歌,《伊利亚特》是人类原始力勇的呈现。封建时期,人类发展已渐趋完善,长期受儒家思想统治的中国民族文化重视“人谋”,相信“谋事在人”。这样,智慧对一个人来说,就显得极其重要。在《三国演义》中,不论是小到计策的运用上,还是大到战争场面的描绘上,都将智慧的作用置于极其鲜明重要的地位。相比之下,在古希腊时的西方,人类发展处于“童年”时期,物质的需求尚处于首要位置,而满足这种需求的方式就是通过野蛮的勇力。同时,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认为神明是存在的,是大地万物的主宰,而且人类的一切权利都是神明所赋予的。这样就形成了当时西方重神权的民族文化思想。在《伊利亚特》中,极尽展现了西方人“童年”时期的文化思想和生活状态。
17、霍布斯明晰地证明,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种自然的战争状态中。
18、苻坚听到梁成被杀和洛涧失守的消息,又接到晋军大队人马开到淝水东岸的报告,开始觉得情况有点不妙。他急忙和苻融登上寿阳城楼,观察对岸晋军的动静。他向东望去,只见晋军阵容严整,旗号鲜明,一座座营帐整齐地排列在淝水河畔。八公山的脚下,不时传来一阵阵的操练声。苻坚不由得暗暗吃了一惊。一阵北风呼啸掠过,苻坚顶着风向北远远望去,恍惚之间,只见八公山上,漫山遍野都是晋军。
19、“和平与战争是相对的,为和平战争,为战争和平”
20、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
二、战争描写
1、在抗日战争中,有多少民族英雄壮烈牺牲,虽然他们已经死了,但他们那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将会成为永久的丰碑,永垂不朽!
2、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3、在烟火弥漫中,曹操带领着残兵败将,向华容(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小道撤退。不料中途又遇上狂风暴雨,道路泥泞。简直没法通过。曹操命令所有老弱残兵,找来树枝杂草,铺在烂泥路上,骑兵才勉强地走了过去。可是那些老弱残兵,被人马撞倒,受到践踏,又死伤了不少。刘备周瑜的军队水陆并进,把曹操一直追赶到南郡(今湖北省江陵县境内)。经过这次大战,曹操元气大伤,兵员损失了一大半。他只好留下一部分军队防守江陵和襄阳,自己率领残部退回北方去了。
4、诗歌:sscc8190@1com
5、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
6、台湾海岸线很长,可以登陆的地点很多,郑成功选择鹿耳门登陆台湾,是经过周密考虑的。鹿耳门位于赤嵌城台湾城附近,一入鹿耳门,就可以控制赤嵌城及其港口,断敌出海之路。但鹿耳门形势非常险峻,由鹿耳门外海进港只有两条航路:一条是一鲲身和北线尾岛中间的南航道。这条航道,口宽水深,但有敌舰防守,荷兰人在台湾城上又置重炮控制了航道,要想通过,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另一条是北线尾岛北部的鹿耳门航道,即北航道。这条航道,阔仅里许,迂回曲折,水中沙石淤浅,是荷兰殖民者疏于防范的一条航道。通过此航道,可在赤嵌楼北部的禾寮港登陆。郑成功决定从北航道突入,他所以作出这样抉择,一是了解荷军在此并未设防,二是有何廷斌等熟悉航路的人作向导,并掌握了该处的潮汛情况。
7、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
8、民族主义及其超越:战争文学的民族情感认同与人类情感认同
9、“战争就是这样,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好的一方”
10、数不清的秋草簌簌飘荡。
11、“对很多身处战争中的普通人来说,战争往往是来到自己身边的那一刻才真正“开始”,而当广播和报纸上宣称战争结束时,对他们而言战争却仍在继续:他们在战争中所受到的创伤和痛苦仍然伴随着他们,那场战争并没有就此了结”
12、要进行战争只有一个借口,即通过战争我们可以生活在不受破坏的和平环境中。
13、韩信领兵来到前线,看到蒲坂形势险要,魏王豹又派有重兵把守,知道要从正面进攻很难取胜。经过一番研究,他决定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就虚的战法。他把汉军大营隔河设置在蒲坂对岸,在军营附近插满了旌旗,并且把汉军方面所有的船只都集中到这里来;白天叫士兵们擂鼓呐喊,夜间灯火通明,调兵遣将忙个不停。表面上,汉军好像是要从这里渡河,实际上韩信却把汉军主力偷偷地向北调动,选择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南)作为渡河地点。
14、硝烟四起,战士们奋不顾身往前冲,顿时,鲜血如鹅毛般四处飞溅
15、《诗经》中的战与情——“战争诗里悟家国”之一
16、战争的存在虽然会带来不可磨灭的灾难,但同样,换个角度想想,这时的战争只不过是为了下一刻和平而打下基础罢了……
17、因为古代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开发山林原野,所以,从景物上来说,还多数保持原样,就像那些绿色景区一样。你可以想象下那些场景,而且,战争多数处于原野,马蹄无数次践踏,肯定草木不生,风沙较多,空气中充满了烟尘和黄土的味道,希望对你有帮助!
18、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
19、《三国演义》和《伊利亚特》都有相当篇幅的战争场面描绘,但在具体描写中却迥然有异。
20、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三、史记战争描写
1、前线的战士们枪林弹雨中穿行,到如今,哪怕仅仅是凭吊着古战场,仍然感到了当时惊心动魄的气氛
2、岳云来到颍昌,兀术果然亲自率兵来攻。岳云和王贵合力攻杀,城内守军便把预备兵力投入战斗,岳家军斗志愈加旺盛。岳军以骑兵800担任正面冲锋,步军列置左右两翼,来对付金军的骑兵。双方从早上杀到中午,岳家军的将士无一人怯战后退。岳云手执双锤,在敌阵中往来冲杀。虽然身受重伤,血染战袍,仍然浴血奋战。接着董先胡清率部赶到,投入战斗,终于把金军打败,歼敌5000余人。
3、“世界并不和平还有些地方的人民深陷在战争的水深火热之中你能够在霓虹灯下欢声笑语尽情的释放自己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4、战马嘶鸣,铁甲冰冷,滚滚的狼烟中,白的云,红的血,瞪大的眼睛,哀嚎的喉咙,在密集鼓声震耳欲聋的催促下,异常惨烈,如同一抹鲜红的晚霞,燃烧整个的天空。
5、二战时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四十九天,最终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6、将军在远方挥舞着戟,仿佛在用鲜血画画一般,那颗盔甲下面的永远不曾低下的头颅,是所有国人的希望,好像旗帜。他苦笑。
7、几颗导弹划过夜空,撕破了宁静,和平的夜句子大全http://Www.1juzI.coM/。远方的大地在颤抖,那一阵阵的爆炸声好像恶魔的奸笑,久久地环绕在伊拉克的上空。
8、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9、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0、惊心动魄后的小村庄没有了往日的安详和宁静,取而代之的是满目的疮痍和毫无生气的哀号。
11、如需投稿,请按稿件分类投至相应邮箱:
12、完颜亮过高地估计了他自己的力量,过低地估计了南宋军民的力量。就在他出兵南犯的前后,南宋的义军领袖魏胜和王友直,起兵收复了长期沦陷的海州(今江苏省新海连市)沂州(今山东省临沂县)和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南)。各地义军的反抗斗争,有力地扰乱了金军的后方,分散了金军的兵力。在金军内部,从完颜亮出兵那天起,先后就有两万多人在半路上开了小差。更加严重的是,一部分女真贵族利用完颜亮率军南下的机会,发动政变废除了他的帝号,拥立完颜雍为新皇帝(即后来的金世宗)。可是当时走在南侵路上的完颜亮还蒙在鼓里。
13、两部英雄史诗都以战争描写为主,然而战争中的艺术构思却不尽相同,主要表现为:人与神的关系、战争场面的描绘、战略战术的使用。
14、中国抗日官兵在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配合下,与侵华日军展开了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斗。
1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16、战争文学尤其是大屠杀写作的见证以语言诉诸个体的生命体验,破解大屠杀的神秘逻辑,成为一种批判性的行为,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17、那战死在河边的将士,已经成为了一片白骨。家中的妻子,还在春闺中想念着他们,希望能够早日团聚。
18、战争使多数人流血,却养肥了少数人。
19、订阅本号,请扫码关注!
20、可怜啊,那些已在无定河边变成了一堆骸骨的征人,仍然是得不到讯息的春闺少妇连梦里都在思念的亲人。诗句反映了唐代长期边塞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生离死别的无限痛苦。
四、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
1、在历史的长河里和平总是多于战争,每当人们提起战争总是痛恨那些侵略者(如:英法联军日本侵略者沙俄……)痛恨他们的暴力与残忍。
2、导演跟兰陵笑笑生有点默契,完全没有心理描述,也没有点评概括,《金瓶梅》给你看一段生活,这电影让你看战争的样子。有挽救战友的人,但没给他们机会歌颂;也有被害怕折磨的怂蛋,也不给机会他们内心纠结。洞悉政治阴暗面的长官,可能最后一刻英勇;手足情深的战友,也许下一刻反目。
3、《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体的历史演义小说,记录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之间将近一百年的历史,展现了战乱频生、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社会现状。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语言文字引人入胜,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除此之外,小说里面还描绘了众多精彩绝伦的战争,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火烧藤甲军、濮阳之战等等。受篇幅限制,在此不可能面面俱到,对每一个战役均做深入分析。故而笔者选取其中一个典型的战役——赤壁之战,试图以小见大,通过分析赤壁之战这一战役的描写特点,以求得整体观照《三国演义》中以弱胜强的战争描写,领略罗贯中精彩的文学创作手法。
4、秦兵沿河岸层层布阵,晋军要想渡河,困难很大。秦军虽然在洛涧吃了败仗,锐气受到一些挫折,但是人数仍然比晋军多好几倍。谢石和谢玄认为:晋军现在只要能够抓紧时间,争取主动,进行速决战,就有取得胜利的可能。要不然,如果苻坚的人马全部到齐,胜负就很难预料了。他们进一步制定了引诱秦军进行速决战,并且力争一举击溃秦军的作战计划。
5、好战与反战:战争文学的英雄主义与人道主义
6、明清时期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如张献忠、李自成、洪秀全等人,都曾经从《三国演义》中学习过战争的谋略。
7、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天气越来越冷。猛烈的北风卷着飞雪,向将士们迎面扑来,他们的脸和手早已麻木,似乎骨头都冻透了。旗帜冻裂了。战马冻得不敢嘶鸣,只能踏着厚厚的积雪艰难地前进。
8、兵荒马乱所描写的应该是战争的景象,由于战争,民不聊生农民生活非常困苦。人们颠沛流离流离失所
9、近期笔试学员部分成绩反馈
10、“三国演义”怎样描写战争
11、他用衣袖抹抹额头的汗水,抬头看看照耀着红色土地的红色太阳,耀得睁不开眼来。
12、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三国演义》与《伊利亚特》虽然有许多相通之处,但由于孕育两书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思想和社会环境等诸因素的不同,它们在战争描写中表现出许多相异之处。
13、参考答案:《三国演义》在战争描写上的成就十分突出。作者笔下的战争写的丰富多彩、变化无穷。充分表现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另外,在战争描写中,不仅写出了两军相斗勇者胜,而且,还写出了两勇相斗智者胜。重点表现统帅人员的运筹帷幄、分析决策,给予读者许多启示。
14、这样也就说明了应当把创作的精力放在描写参加战争的人们身上,而不应当把创作的精力放在描写战争过程上面。
15、战争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其直接参与者与所要表现的都是人。《三国演义》与《伊利亚特》是人类间的战争,然而,从两部著作中读者很容易看到,它们所表现的英雄人物不再是纯粹的、单一的、现实中的实在人。《三国演义》给人赋予了神性,使人具有了神样的能力。《伊利亚特》则是神明的直接参战,其中的英雄人物要么是神明的儿子、后裔,要么是神明的宠儿。这一人与神的关系既是两书的相同之处,亦是它们的不同之处。
16、诸葛亮的性格特征之一是谨愼,留给我们的印象很深刻。但是“诸葛亮一生谨慎”的槪念,幷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经过了在多次战争中诸葛亮这一性格特征的不同的具体表现,才逐渐凝固成型的。
17、战争从有私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的,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
18、战争是文学最重要的对象和主题之一。从总体上看,战争文学和战争描写从个体、他人、群体、民族、国家、人类等的临界状态透视个体的体验与命运,构成英雄主义与人道主义、民族情感认同与人类情感认同、历史见证与心灵见证等复杂的矛盾关系,由此形成战争文学丰富的人性内涵、历史内涵与审美内涵。从战争感觉传达、动感画面创造、生存本能与攻击本能揭示方面看,战争文学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而攻击本能释放、生存智慧开启等则成为读者对之接受和喜爱的心理机制。
19、最近几个月来,伊拉克国内安全形势持续恶化,暴力事件频繁发生。
20、在这里,我想顺便提一下我对于近几年来反映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一些文学作品在写敌人这一问题上的意见。我覚得我们写敌人的活动总是写得太少,也太简单。不错,在战争中,着重描写我方,是完全正确的。可是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战役中,敌方也可能处于主动的一面,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应当对于敌方的活动作多一些描写。对比起来,也就更显得我方优越于敌方,也就可以更眞实地表现战争中的人物。可是,我们常常计不及此,只顾写自己,而没有好好写暂时还处于主动的敌方,这样旣不能使我们淸晰地看到战争的全貌,也不能使战争中的人物得到更多方面地表现。
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战争描写
1、“我将融入剧烈争斗的大人世界,要在那边孤军奋战,必须变得比任何人都坚不可摧。”
2、“战争从来没有胜利者,只有一个又一个的失败者,妻子失去了丈夫,孩子失去了父母,老人白发人送黑发人,长官失去了士兵,国家失去了人民和土地,所有的人都是失败者,战争永远是残酷的”
3、订阅地点:全国各地邮局
4、《博览群书》之文化视点·战争诗里悟家国
5、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基础理论、西方文论及马列文论。
6、如曹操南侵并非毫无目的,是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刘备联吴抗曹是为了有立足之地,然后振兴刘氏的汉室基业。诸葛亮南征是为了解决与南方少数民族的纠纷,稳定后方,以便全力对付势力强大的曹魏。
7、战士们一个个冲上去,挥舞着大刀浴血奋战,一个倒下了,另一个就替上去,一个战士浑身划得稀烂,在倒下去的一刻,还高喊口号,悲壮极了!
8、评论功能现已开启,灰常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9、由于“三国演义”作者充分重视战争中经常出现的又是各不相同的偶然因素,幷且能够把它与每一次战争的必然发展趋势结合起来进行描写,因而才能够使读者加深对各次战役和战斗中的人物的印象,才能使读者很容易区别各个不同的战役和战斗,才能使读者牢记各次战役和战斗的过程。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能够如数家珍似的讲述“三国演义”上的各次战争而不会彼此混淆的一个重要原因。
10、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
11、现在,我们继续探讨“三国演义”战争描写中另一个艺术特点,即是“三国演义”作者是怎样描写战争所借以进行的自然条件的。我认为,正因为“三国演义”作者重视了对于战争中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描写,才使得“三国演义”中的战争更加真实魅人。
12、一阵震耳欲聋的马蹄声由远及近,踏得大地都在轻轻地颤抖,举目望去,但见道路的尽头出现了一队人马,鲜艳的旌旗在苍穹下迎风飘扬,明亮的铠甲闪烁着夺目的光泽,参差的刀剑直插天空,泛着冷冽的寒光,贴地的马蹄发出沉重的隆隆巨响,以不可阻挡之势奔涌而来,扬起的尘土滚滚涌动,犹如海潮般袭来,令人望而生畏,毛骨俱悚。
13、月是秦时的明月,关是汉时的边关,世世代代的战争与边患,让多少人离家万里,一去不归!
14、“七擒孟获”的各次战斗,也是常常为人们乐道的。但这次战争的双方,在指挥能力上是相差很大的。虽然孟获也有一定的军事才能,但和通晓一切军事斗争形式的诸葛亮比较起来,显然是不如远甚。那么,“三国演义”作者又是怎样来描写这次战争而使它仍然能够深入人心的呢?又是怎样来表现诸葛亮在这次战争中的智慧的呢?又是怎样来描写“七擒孟获”之战胜利的来得不易呢?又是怎样的描写“七擒”的各不相同呢?一句话,作者是用着重渲染战争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看来是无法克服的自然困难来完成这一任务的。
15、那些阴谋家的身后藏满了无数无辜的尸体,而他们就站在这座山上俯瞰这片被战火笼罩的大地。
16、眼见时鲜血染红了战袍,耳听见战鼓鸣鸣、呐喊声声,那沉闷的鼓点正是在后方家人盼战士归来的心啊!刀剑声在耳边远去。
17、可怜卢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8、汉军开到夏阳以后,韩信命令士兵做了大批的小口木桶,几个木桶连成一体,上面绑上木排,倒扣在水面上,作为渡筏。这种渡筏既平稳,浮力又大。汉军乘着这些渡筏,从夏阳偷渡过去。魏军在这里根本没有设防,汉军很顺利地渡过了黄河,攻下了魏的后方重镇安邑(今山西省安邑县东北)。这时候,魏王豹慌忙领兵迎战,可他哪里是韩信的对手?没有多少天,韩信指挥汉军把魏军打得大败,最后活捉了魏王豹,把他送到驻扎在荥阳的刘邦那里。
19、随着战争的来临,人民的家园被毁,人民的钱财得不到保障,人民的生命被无情地剥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20、着重写参加战争的人,不着重写战争过程,这是“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最显着的艺术特点。人,人的性格,性格之间的冲突,是罗贯中的着眼点。我们且不谈有名的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中的各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它们之间的性格冲突,是多么地鲜明凸出,就拿“张辽威震逍遥津”这一个比较小的战役来说,作者也不是以主要的精力写战争的过程,而是着重写了未来的战争的胜利者张辽、乐进、李典三人不同的性格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性格冲突。好在这段文字字数不多,摘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