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黯传怎么读【文案100句】
【琪琪句子迷】精选汲黯、汲黯传怎么读100句文案,广大句子迷们可以一起来欣赏这100句汲黯传怎么读!
一、汲黯
1、说到兴起处,汲黯开始咒张汤,“公以此无种矣”。
2、这话被老大听到了,就问公孙弘。
3、喜欢此文,点击上方蓝色字体“战国霸王”订阅
4、有一次,汉武帝说要实行儒家的仁义之政,为老百姓办好事。没等皇帝把话说完,汲黯就说:“陛下内心里那麽贪婪多欲,表面上却要装得实行仁政,这是何苦呢?”一句话把皇帝噎了回去。
5、何况汉武帝还有一个打算,那就是从功臣勋贵们的手中夺权。这就不能靠贵族,得靠平民;不能靠君子,得靠小人。公孙弘和张汤确实出身卑贱,不讲原则,一味媚上,十足的小人。但,帝国要的就是这个。
6、明摆着老公孙很会顺领导的意思,当然领导也很了解他了。
7、他未到达东越,行至吴县便折返而归,禀报说:"东越人相攻,是当地民俗本来就如此好斗,不值得烦劳天子的使臣去过问。"河内郡发生了火灾,绵延烧及一千余户人家,皇上又派汲黯去视察。他回来报告说:"那里普通人家不慎失火,由于住房密集,火势便蔓延开去,不必多忧。
8、行文至此,应该有疑问了。汲黯如此愚直,怎么能混得下去呢?
9、汲黯字长孺,濮阳县人。他的祖先曾受古卫国国君恩宠。到他已是第七代,代代都在朝中荣任卿、大夫之职。靠父亲保举,孝景帝时汲黯当了太子洗马,因为人严正而被人敬畏。汲黯崇仰道家学说,治理官府和处理民事,喜好清静少事,把事情都交托自己挑选出的得力的郡丞和书史去办。他治理郡务,不过是督查下属按大原则行事罢了,并不苛求小节。一年多的时间,东海郡便十分清明太平,人们都很称赞他。
10、孟子他老人家说,君子立正位,行正道,得志与人由之,不得独行其道。后边的话就是著名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11、历史中的真实可参考汲黯的故事。
12、老人看人真叫准,后来公孙弘完全按着老人指的反方向走了下去:曲学阿世。
13、这么高的起点,理论上汲黯会有极为光明的前途,然而这个骄傲的贵族子弟似乎从来不将这些放在眼里。
14、夫国之大经,实在择嗣。王者慎德之不逮,故以贤则废年,以义则废卜,以君命则废礼。是以太伯之奔句吴也,盖避季历。季历以先王所属,故篡服嗣位而不私,太伯知公器有归,亦断发文身而无怨。及武王继统,受命作周,不以配天之业让伯邑考,官天下也。彼诸樊无季历之贤,王僚无武王之圣,而季子为太伯之让,是徇名也,岂曰至德?且使争端兴于(接下页)
15、相对其他纵横捭阖的人生,汲黯的故事没有什么吸引力,然而司马迁还是用饱满的深情记录他的生平。对于敢说真话的贵族,对于为民请命的君子,太史公总是发自内心的钦佩和向往,而这也正是《史记》最具魅力的所在。
16、保留贵族精神和君子之风的,便只有汲黯。
17、纪安说:“难道是皇帝命令大臣们、大臣们、官员们和其他官员来辅佐皇帝吗?再说,我现在已经是第九任大臣了,虽然我很珍惜自己的生命,可是万一我做了什么严重的事情伤害了朝廷呢?”
18、图(唐)独孤及撰《吴季子札论》,卷第65页
19、汲黯和司马迁是完全同时代的人。
20、他的办案原则是这样的:老大要求加罪的人、手下想要加祸的人,就狠狠治他的罪;老大要求释放的人、手下想要轻判的人,就释放了。
二、汲黯传怎么读
1、汲黯:人名。字长孺,汉濮阳人,生卒年不详。性刚直,守节死义,直言极谏,至为武帝所敬惮,世称「汲直」。
2、他鄙薄公孙弘内怀奸诈,只会阿谀皇帝讨取欢心;抨击张汤以刀笔吏居公卿之位,玩弄法律条文扭曲事实真相(陷害皇帝嫉恨的人),以此向皇帝邀宠;甚至讽刺汉武帝用此二人如堆柴火,“后来(者)居上”。
3、那么汉武帝还有什么可以做的呢?
4、无奈汉武帝只好向百姓借马,可老百姓早已如惊弓之鸟再也买不起战争的单了,于是想方设法将马藏起来不肯借给皇帝。汉武帝大怒,想杀了长安县令出气。
5、这公孙弘确实厉害,当初汉武帝搞了个策问,就是面试答题,老大认为他答得最好,列为第一名。
6、即便如此,俩人还经常在一起讨论政令。我估计是汲黯找张汤的次数多,想必那张汤不会没事找事去和汲黯这软硬不吃的家伙理论。
7、司马迁将这些记忆慎重地记在《史记》的《平准书》里。他大概是怀着跟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一样的心情,沉痛地写下这些文字的。
8、《汲黯传》,宋淡黄藏经纸本,小楷册页,共10页,每页纵6厘米,横4厘米,乌丝栏界,每页12行,行字数16至18不等。共计1946字。赵孟頫,1254年出生,1322年逝世,元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官道人,中年曾作孟俯,湖州人。宋宗室,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赵孟頫传世书迹较多,传世画作有《鹊华秋色图》、《红衣罗汉图》、《幼舆邱壑图》、《秋郊饮马图》、《江村渔乐图》等。
9、汲黯也不知道哪根神经搭错位置了,在朝堂立即发作“陛下,你的内心欲望很多,表面上又假惺惺地招聘精英,实行仁政,这不是表里不一么?你老这样搞,还说要学习古代的圣贤帝王,这也太扯了吧?”
10、吴亡之后,吴王夫差的后代去了哪里?
11、河南省人民政府重点文物单位,一九六八年八月八日立。
12、谨按:季子三以吴国让,而《春秋》褒之。余征其前闻于旧史氏,窃谓废先君之命,非孝,附子臧之义,非公,执礼全节,使国篡君弑,非仁,出能观变,入不讨乱,非智。左丘明,太史公书而无讥,余有惑焉。
13、河内郡发生了火灾,绵延烧及一千余户人家,汉武帝又派汲黯去视察。他回来报告说:“那里普通人家不慎失火,由于住房密集,火势便蔓延开来,不必多忧。我路过河南郡时,眼见当地贫民饱受水旱灾害之苦,多达万余家,有的竟至于父子相食,我就趁便凭所持的符节,下令发放了河南郡官仓的储粮,赈济当地的灾民。现在我请求交还符节,承受假传圣旨的罪责。"
14、像别人一样的观众带着程爱达的嚣张气焰,卑躬屈膝地顶礼膜拜,而他只是迷惘地望着,看到了魏志明将军和献身精神的平等;在两次任务中,他要么改变主意,要么半途而废,要么决定分发官方食品救济灾民。
15、关注“读书村”:每天十分钟,打开文学的美好
16、原文: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
17、为此大臣们每次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因为汉武帝非常信任公孙弘的缘故,大家是敢怒不敢言,汲黯却是个例外,他为人耿直对公孙弘见风使舵,逢迎皇帝的行为非常不满。
18、主讲人薛万田老师潜心研究史记三十年,曾著有《司马迁的气质》、《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司马迁与史记》等多篇文章,他将用通俗、流畅、准确的语言为大家讲述司马迁与史记!
19、郑庄以侠义之举为乐,救了张宇的危难,名声在梁、楚之间传开。孝敬帝在位时,是皇太子的佃户。每隔五天,他就会去度假,他经常在长安郊区骑马,骑着马去看望老朋友,邀请客人和朋友,整夜不睡,担心犯错。郑庄热爱道教,崇拜老人。
20、分析分析吧,汉武帝是好惹的?这连撅带怼的,好几次了,别人都不敢,唯独汲黯敢。换作别人都封了“平顶侯(杀头)”,汲黯就没事。这是咋回事呢?汉武帝就这么怕汲黯?
三、汲黯怎么读
1、后来汲黯身患重病,他让同乡庄助替他请病假,汉武帝问庄助:汲黯是个什么样的人?
2、·萧何:善济天下,星耀西汉
3、汉武帝一次面对一众大臣,提出要如何当一个明君,并说出自己的一些想法,结果汲黯完全没给其他臣子敷衍趋势的机会,马上站出来说皇上不要虚伪了,你内心有那么多欲望,外表还装的跟圣人一样,你这样如何效仿上古尧舜禹大帝呢?
4、这在汉武帝,就叫齐头并进,两手都硬。
5、他总是乐于批评别人的缺点,甚至敢于批评君主和他所喜爱的显贵。在传记中,他四次攻击炎武帝,三次斥责丞相公孙弘和史学家张汤。难怪朝臣们对它的震惊、恐惧、指责。
6、后来楚地动乱,汉武帝派汲黯出守淮阳郡,汲黯哭着请求不愿外放,汉武帝说想借重你的威望,平稳淮阳的官民关系,你就躺床上治理好了。汲黯不负所望,在淮阳七年,政治清明,最后死在任上。
7、汲黯回到了长安,看到了汉武帝,又变得不老实了,炮弹又开始一发接一发地放了起来。但是,汉武帝也学乖了:你放你的,我做我的,权当耳旁风!
8、说对了,汉武帝还真是怕汲黯,不仅汉武帝怕,汉武帝的爸爸汉景帝也怕——这就是忠臣的力量。
9、“你们懂什么?!皇帝养着我们这些大臣不就是让我们提意见的么?我汲黯不怕死,纠正皇上的错误是我的本分!”
10、(争鸣)泰伯生年前1165年之错误
11、此外,匈奴将领背叛了他们的君主,向汉朝投降,朝廷可以慢慢地让沿途的各县准备车辆和马匹来接管他们的秩序。为什么要连累全国,使我们的人民厌烦为匈奴的军队和将领服务呢?”皇帝沉默了。而以浑邪王率领他的军队前来,与匈奴进行贸易的商人,被判死刑500余人。
12、还有一次,河内郡发生重大火灾,大火烧了上千家。这么大的事故,汉武帝又派汲黯去视察、解决。汲黯马不停蹄地赶到事故发生地,经过调查发现,原来是一家人不慎失火,因为周围房屋密集,上千家跟着倒霉。所以,在给汉武帝的奏章中,汲黯很轻松地说,没什么可担忧的,事故的原因很简短,已经处理好了。
13、领导一高兴,就赏赐给浑邪王好几十万万,封侯,还要征两万辆车迎接浑邪王。
14、然后脸色很难看,后来对左右的侍臣说,这个汲黯咋会这么愚直呢。再注意这个词——愚直,愚蠢且戆直。这简直就是对汲黯真实而精辟的写照。
15、图西汉名臣汲黯像—载自《百度百科》,吴李才制作
16、因此,皇帝越来越依赖公孙弘和张汤。公孙弘和张汤非常恨汲黯,连皇帝也不喜欢他,想找个借口杀了他。作为丞相,公孙弘向皇帝提议,任命汲黯为内史大臣。纪安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内部历史委员会委员。
17、对此,汲黯很不以为然。他对汉武帝说:陛下用人怎么就像堆柴火,越是后来的就越是放在上面(成语“后来居上”的来历就在这里)!
18、俞和虽然是学赵孟頫最成功的一位,也是仿赵孟頫书最多水平最高的一位,其精工扎实、功力深厚,但赵的虚和婉丽,俞和却没有能学到。
19、汲黯耿直诚恳,且常常敢于犯颜直柬说实话,但正直有余柔韧不足,所以缺乏处世的柔韧与谋略,但是个老忠臣。公孙弘也算个能者,(刘彻举荐贤者,任用能人,是个明主)但能者非圣贤,这个公孙弘道德上实在太可怕,看皇帝脸色说话,但并非是阿谀奉承之人,善于谋略,阴阳纵横之术,野心的驱使他成为一个色厉内荏,阴险狡诈,瑕疵必报的小人,曾落井下石于汲黯,企图害死他全族,未遂,(因为汲黯曾向刘彻告两次公孙弘的壮)主父偃也是被这个老奸人害死,正因这个人善于谋略,平平安安的保全了一切,80多岁才死,可见他不简单,所以你说这俩人关系友好吗?
20、汉武帝是在龙椅上长大的天子,这份好运气全拜他的爷爷汉文帝所赐。
四、汲黯是个怎样的人
1、汉朝坚忍是因为打仗太烧钱,朝廷消耗不起;并且匈奴是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骑兵对农耕民族的步兵拥有压倒性优势。然而到了汉武帝时期,朝廷积聚了数十年,兵马粮草俱已充足;年轻的汉武帝又血性方刚,大国崛起的幻象刺激着全国人民的神经,于是以攻代守一劳永逸的伟大蓝图终于浮出水面。
2、事后,汉武帝不但没有治汲黯自作主张的罪,反而对他大加褒赏。由于在地方干得好,汲黯被调回京城。不过,当了京官的汲黯可不像在地方上那么受欢迎了,因为他太“愚”,不懂得变通,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
3、伟大的炮手!他继承了从上古至汉初那些优秀炮手的光荣传统。在放炮的一刻,无数优秀的炮手灵魂附体,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那一刻,他不是一个人!
4、当东部的闽越人和瓯越人开战时,皇帝派姬安去视察他们。在他到达越南东部之前,他在到达吴县后返回。“东越人民互相打仗,”他告诉该报。花鸟县发生火灾,烧毁了一千多户人家。皇帝派姬安去视察。他回来后说:“一所普通的房子着火了。
5、发蒙振落”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轻而易举。
6、戆:(1) 〈方〉∶鲁莽,冒失 。如:戆言(言语鲁莽、冒失);戆激(鲁莽而激烈)
7、然而公孙弘的说法却冠冕堂皇:如此重任,非指派老成谋国、声望极高的大臣不可。
8、汲黯何如人哉的意思:汲黯这个人怎么样
9、居无何,匈奴浑邪王率众来降,汉发车二万乘。县官无钱,从民贳马。民或匿马,马不具。上怒,欲斩长安令。黯曰:"长安令无罪,独斩黯,民乃肯出马。且匈奴畔其主而降汉,汉徐以县次传之,何至令天下骚动,罢弊中国而以事夷狄之人乎!"上默然。
10、主张天下要有公道的,是汲黯。(25)
11、本文附件:吴季子札论
12、汲黯当然很愤怒,多次质问张汤,说你好歹也位列九卿,上不能弘扬先帝基业,下不能抑止邪恶,不能安国富民,却拿法律当儿戏胡乱篡改!
13、汉武帝“……”(让你干的,你没干。没让你干的,你干了。还用道德绑架朕……)
14、(点校)(唐)独孤及撰《吴季子札论》
15、汲黯为人耿直严肃,群臣都很敬畏他,就连汉武帝在他面前也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16、汲黯是表里如一的。他那句“内多欲而外施仁义”的名言,就是当着汉武帝的面在朝堂所说。尽管当时满朝失色,汲黯却无怨无悔。他说,天子设立百官,难道是用来拍马屁的吗?就算有危险,又岂能让朝廷蒙辱?
17、汉武帝对汲黯的容忍,对汲黯毒舌的容忍,源于汲黯无私心,汉武有胸怀。汉武帝一生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晚年悬崖勒马降诏罪己,终于使汉朝没有重蹈秦朝的覆辙,大概也因为这份胸怀。
18、而且,你怎么敢改变高祖皇帝制定的规章制度呢?你会杀了你儿子的。”纪安常与张汤争吵。季安是如此的坚决和认真,他拒绝屈服。
19、淮阳县司马县太守,报告了此事,郑庄因此负罪,为百姓赎罪后。不久,总理进入了历史悠久的临时办公室。皇帝认为他很老了,要求他做汝南县的王子。几年后,他在任职期间去世。
20、及浑邪至,贾人与市者,坐当死者五百余人。黯请间,见高门,曰:"夫匈奴攻当路塞,绝和亲,中国兴兵诛之,死伤者不可胜计,而费以巨万百数。臣愚以为陛下得胡人,皆以为奴婢以赐从军死事者家;所卤获,因予之,以谢天下之苦,塞百姓之心。
五、汲黯字长孺
1、汲黯治理郡务,一如往昔作风,淮阳郡政治清明起来。后来,张汤果然身败名裂。皇上得知汲黯当初对李息说的那番话后,判李息有罪,诏令汲黯享受诸侯国相的俸禄待遇,依旧掌管淮阳郡。七年后汲黯逝世。
2、张尚先生太历史嫉妒深深的仇恨和不忍,坐下,灌溉,骂黄汲黯小,小汤,所有道,如果不是嘴,这也是历史胸部基地块把这个圆”先生(牛运历史注释,卷11日引述历代回顾的历史记录”)。可以说,纪安是太史公批判现实政治的代言人。
3、“汲黯,你不要命了?”
4、的确,汲黯的出身是很高贵的。他原本是卫国人,祖上世代都是卿大夫。这样的贵族,哪里看得起放猪出身的公孙弘、小吏出身的张汤?在他眼里,这都是小人。
5、皇上曾经坐在威严的武帐中,适逢汲黯前来启奏公事,皇上没戴帽,望见他就连忙躲避到帐内,派近侍代为批准他的奏议。汲黯被皇上尊敬礼遇到了这种程度。
6、从这话看来,汲黯还是会说话的。
7、在这份奏章里,汲黯用了很大篇幅把他路过河南时境况和做法向汉武帝进行了详细汇报。原来,那一年的河南又是水灾又是旱灾,很多百姓饱受灾难之苦,流离失所地去逃生、要饭,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情况,最惨的竟然有父子相食的状况。汲黯在视察火灾回来的途中看到这种情况,就利用天子使者身份开仓放粮,救济灾民。
8、汲黯揭发公孙弘,前面已经说过。他对张汤,同样毫不留情。有一次,汲黯甚至当着武帝的面,痛骂职务还是廷尉的张汤:身为正卿,上不能富国,下不能安民,却擅改高皇帝约法,就不怕断子绝孙吗?
9、不过,汲黯对皇帝已经是够客气的了。廷尉张汤(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长)要修改刘邦时代的法律条文,汲黯当着汉武帝的面破口大骂张汤“你要胡折腾,你就断子绝孙!”
10、是不是更糊涂了?这还是嚣张跋扈的汉武帝么?
11、《汲黯传》,宋淡黄藏经纸本,小楷册页,共10页,每页纵6厘米,横4厘米,乌丝栏界,每页12行,行字数16至18不等。共计1946字。
12、大将军卫青已经越发地尊贵了,他的姐姐卫子夫做了皇后,但是汲黯仍与他行平等之礼。有人劝汲黯说:"从天子那里就想让群臣居于大将军之下,大将军如今受到皇帝的尊敬和器重,地位更加显贵,你不可不行跪拜之礼。
13、听说汲黯老实了,而且又有如此突出的政绩,汉武帝又动心了,就又把他召回了长安。
14、看见张汤、公孙弘这些人官越升越大,汲黯心里极为不舒服,有一次向汉武帝报怨:“皇上你用人就像堆柴禾,后来者居上!”这句话,除了汲黯谁敢说,这不是说皇帝不公嘛!汉武帝只能以沉默不语应答,估计心里一定嘀咕:“您老人家现在就比我这个皇帝还牛×!再升官,那我去干啥!”不过这话汉武帝只能在心里嘀咕嘀咕,如果说出来,估计依照汲黯的个性,马上又会撂挑子。
15、汉武帝当时默然——注意这个词,这位老大领导在面对汲黯时经常会“默然”。
16、积薪:堆积的木柴。指元老旧臣反屈居于下僚。典出《史记.汲郑列传》汉汲黯任九卿时,公孙弘、张汤都是一般小吏。后来他俩步步提升,公孙弘位至丞相,封侯;张汤位至御史大夫,官位都超过汲黯。汲黯愤愤不平,一次他不满地对汉武帝说:“你用人像堆积柴草,后来者居上。”明.张居正《送方金湖之宁津》诗:“汲黯积薪缘宦拙,长公直道薄微官。”
17、如果您对《史记》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欢迎联系韩城人文旅游频道,参与讲述!
18、有一次,中大夫庄助替汲黯请病假。
19、汲黯哪里知道,汉武帝并不怕这个。他要的也不是公道,而是霸道,只不过得装扮成王道。因此,他的用人观念跟汲黯不同,阶级观念也不同。
20、有个叫做庄助的说,如果让汲黯来辅佐少主,守城一定很坚固,利诱来了不会跟着走,老大批评了也不会走,再厉害的人也动摇不了他的意志。汉武帝一惊,这很接近社稷之臣了,就是可以身负国家重任的大臣。他维护的是社稷,不是某个君王。